研究促进改变,新区积极推进教科研“5个1+N”工作体系建设
2021年5月12日下午,由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柳洲东路分校和南京市江北新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承办的南京市江北新区教科研“5个1+N”工作体系建设系列活动之“研教研学研设计研究促改变”活动在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柳洲东路分校举行。活动由江北新区教科研部黄海旻部长主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左坤,副所长张爱平,徐良博士,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陈世锦,教科研部科研员秦晶,柳洲东路中学校长杨家仓,河西中学副校长李凤琴,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分校副校长刘光建及全区其他学校教科研骨干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语文、数学、物理三位老师在不同会场分别上了三节公开课,专家团及教科研骨干团根据自己的学科分别听了这三节课。语文课由柳洲东路中学常影老师执教,课程名称是“整本书阅读——《西游记》”。常老师以妖怪为主线,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类活动,分析妖怪形象,探究妖魔的价值,明晰《西游记》的主旨与作者写作意图,培养学生初步的理性思维,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物理课由河西中学的伏萍萍老师执教,这是一节她的区第十一期个人课题——《基于“三声课堂”提升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程名称是“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伏老师,通过设计两个实验活动:观察手电筒和让一个灯泡亮起来,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体验,自主思考,实现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
数学课由浦外高新分校的刘光建副校长执教,这是一节他的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诱发的策略研究》课例展示,课程名称是圆内接四边形的再认识。刘校长这节课慷慨激扬,热情澎湃,把自己的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总是问学生: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还可以怎么想?诱导学生解决问题,并设计逆向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将圆的再认识归为认识圆内接四边形的一般性认识和特殊性认识,为初三理科复习课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式。
课例展示结束,教科研部黄海旻部长隆重介绍并热情欢迎了南京市教科所专家团,以及与会人员并指出此次活动的初衷:以课题改变教师思维,教学行为,实现学科育人,立德树人。接着南京市河西中学副校长李凤琴、柳洲东路中学教科室周懿菲老师分别就两校的教科研工作进行汇报。李副校长汇报主题为,“新时代目标引领下科研兴教河西新样态”。她介绍了学校教科研工作背景,实践路径,阶段成果和今后的设想。与会教师都感受到河西中学教科研领域老校换新颜的态势,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周老师以“以学促研,以研促教”为主题作了汇报。她介绍了该校《促进学科育人整体设计学习活动再优化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概况,研究进展及反思与困惑。周老师践行了市教科所提出的做朴素的教科研的理念,具体介绍了如何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开展课题,让课题更加接地气。
之后,南京市教科所专家团对此次课例展示和科研工作汇报做出重要点评。徐良博士提出要让课题进课堂,在课堂中验证课题中的观点,并且收集学生对课题的反应。张爱平所长强调要从课堂到课题,再从课堂到课题,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学方式,并表达了对河西中学老校换新颜以及柳洲东路中学走内涵发展道路的肯定。左坤所长对此次活动做了高屋建瓴的点评。他强调研究的三个关键词:问题、规律、方法,他提出教科研能改变精神状态,工作状态,改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倡导一线中小学教师要做朴素的教科研。
最后,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陈世锦和科研部黄海旻部长对此次活动做总结。陈书记分别用三个词来总结了市教科所专家团点评,并提出三个一:要立好一套标准,要有一个课题,要有一套完整的激励的科研制度和科研成果。黄部长倡导中小学一线教师要争取发表文章。
此次活动,展示了新区教科研丰富的改革成果,相信在市、区教科研领导团的指引下,柳洲东路中学在教科研发展道路上将会越走越远。(撰稿:檀瑶 推送:徐炜 审核:胡德媛)